结论:阿里云建站通常需要购买公网IP(或绑定弹性公网IP),但具体取决于建站方式和业务需求。
以下是详细分析:
1. 是否需要公网IP的关键因素
建站方式:
- 云服务器(ECS)建站:必须绑定公网IP(或弹性公网IP),否则用户无法通过互联网访问。
- Serverless或无服务器建站(如函数计算、SAE):部分服务无需单独购买公网IP,但需通过域名或API网关暴露服务。
- 容器服务(ACK)建站:通常需配合负载均衡(SLB)使用,SLB会自动分配公网IP。
业务场景:
- 对外公开网站:必须公网IP(或通过SLB、CDN间接暴露)。
- 内网测试或开发环境:可仅用私有IP,但需通过X_X或跳板机访问。
2. 公网IP的替代方案
如果希望降低成本或简化配置,可考虑以下方式:
- 使用负载均衡(SLB):SLB自带公网IP,后端服务器可仅用私有IP。
- 通过域名解析到其他服务:
- 例如将域名解析到阿里云OSS(静态网站托管),无需单独购买公网IP。
- 使用CDN提速时,CDN节点会分配公网IP,源站可隐藏。
3. 注意事项
- 弹性公网IP(EIP)的优势:
- 灵活绑定:可随时更换到其他实例,适合业务变更频繁的场景。
- 避免IP变化:固定IP对SEO和长期运维更友好。
- 成本问题:
- 公网IP按流量或带宽计费,需根据访问量选择合适的计费模式。
- 非必要场景(如内网API)可节省公网IP费用。
4. 总结建议
- 必须购买公网IP的场景:
- 直接使用ECS部署网站且需对外访问。
- 未使用SLB、CDN等中间服务。
- 无需购买的场景:
- 通过Serverless、OSS托管静态资源等间接暴露服务。
- 纯内网业务。
核心建议:先明确建站架构和访问需求,再决定是否购买公网IP。弹性公网IP(EIP)或SLB通常是更优解,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