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云的带宽计费主要有两种模式:按流量计费(按使用流量)和按固定带宽计费(按带宽峰值)。这两种方式适用于云服务器ECS、负载均衡SLB、NAT网关等产品,但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ECS实例的公网带宽计费。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区别:
一、按流量计费(按使用流量)
定义:根据实际使用的出方向公网流量(从阿里云到互联网)来计费,按GB为单位计费,单价通常以“元/GB”计算。
特点:
- 费用 = 实际使用的出网流量 × 单价
- 入方向流量(从互联网到阿里云)免费。
- 出方向流量收费(国内、国际不同价格)。
- 带宽峰值通常可以达到较高水平(如100M、200M甚至更高,取决于实例规格)。
- 适合流量波动大、带宽使用不规律的场景,如网站、API服务、临时下载等。
优点:
- 用多少付多少,节省成本(尤其低流量场景)。
- 带宽弹性高,突发流量可应对。
缺点:
- 流量高峰时费用可能较高。
- 不适合长期高带宽使用(成本可能高于固定带宽)。
二、按固定带宽计费(按带宽峰值)
定义:预先购买一个固定的公网带宽值(如5Mbps、10Mbps),按月或按小时计费,无论是否用满都按此带宽收费。
特点:
- 费用 = 固定带宽值 × 单价 × 使用时长
- 带宽值固定,如购买5Mbps,那么最大出网带宽就是5Mbps。
- 入方向和出方向流量均包含在内,不限制总流量。
- 适合长期稳定高带宽使用的场景,如视频直播、大文件下载、持续数据同步等。
优点:
- 带宽稳定,不会因突发流量影响性能。
- 总流量无限制,适合高流量应用。
- 成本可预测,便于预算规划。
缺点:
- 即使没用满带宽,也需支付全额费用。
- 带宽升级需手动调整,灵活性略低。
三、对比总结
项目 | 按流量计费 | 按固定带宽计费 |
---|---|---|
计费依据 | 实际使用的出网流量(GB) | 固定带宽值(Mbps) |
费用计算 | 流量 × 单价(元/GB) | 带宽 × 单价 × 时间 |
带宽峰值 | 高(可达100M+) | 固定(如5M、10M) |
是否限总流量 | 限(按量付费) | 不限(包月带宽) |
适合场景 | 流量波动大、低平均流量 | 长期高带宽、稳定流量 |
成本特点 | 低流量省,高流量贵 | 固定支出,高流量更划算 |
四、如何选择?
- 选择按流量计费:如果你的应用每天流量较小(如几十GB以内),且访问不规律,建议选按流量,更省钱。
- 选择按固定带宽:如果你每月出流量超过几百GB(例如500GB以上),或需要稳定高速带宽(如视频服务),固定带宽更划算。
💡 参考估算:
1 Mbps 带宽持续满载运行一个月 ≈ 3240 GB 流量。
若你实际使用远低于此值,按流量更划算;接近或超过,固定带宽更优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仅出方向流量收费,入方向免费。
- 不同地域价格不同(如我国大陆、X_X、海外)。
- 可随时在控制台变更计费方式(部分情况需重启实例)。
- 结合CDN可大幅降低公网流量费用。
示例(简化):
-
某网站每月出流量为200GB,选择按流量计费(假设0.8元/GB):
费用 = 200 × 0.8 = 160元 -
若改为5Mbps固定带宽(假设50元/Mbps/月):
费用 = 5 × 50 = 250元
→ 此时按流量更划算。
但如果流量达到600GB:
按流量:600 × 0.8 = 480元 > 250元 → 固定带宽更优。
✅ 建议:根据历史流量数据评估,选择最经济的计费方式,也可使用阿里云的成本中心或价格计算器进行精确估算。
如需,我可以帮你根据你的流量情况推荐最优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