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先行
对于人工智能(AI)与机器学习(ML)场景,推荐选择高性能、弹性扩展且支持GPU/TPU提速的云服务器,如AWS EC2(P3/P4实例)、Google Cloud TPU、Azure ML或阿里云PAI。 核心需求包括算力、存储优化、框架兼容性及成本效率。
关键选择因素
-
算力需求
- GPU/TPU提速:训练复杂模型需高性能硬件,如NVIDIA A100(AWS P4实例)或Google TPU v4。
- CPU实例:轻量级推理或预处理可选用高主频CPU(如Azure F系列)。
-
存储与数据
- 高速存储:NVMe SSD(如AWS io1)适合高频IO操作;分布式存储(如Google Cloud Storage)处理海量数据。
- 数据管道:集成服务(AWS S3+Glue)可简化数据清洗和传输。
-
框架与工具链
- 预装环境:选择预装TensorFlow、PyTorch的镜像(如AWS SageMaker或Google AI Platform)。
- 容器化支持:Kubernetes托管服务(如Azure AKS)便于部署ML工作流。
-
弹性与成本
- 按需扩展:Spot实例(AWS)或抢占式VM(Google Cloud)降低训练成本。
- 自动缩放:根据负载动态调整资源(如阿里云弹性伸缩)。
主流云平台对比
1. AWS
- 推荐实例:P3(V100 GPU)、P4(A100 GPU)
- 优势:生态完善(SageMaker、Lambda无服务器推理),全球节点覆盖广。
- 适用场景:中大型企业、多框架混合部署。
2. Google Cloud
- 核心服务:TPU Pods(专为TensorFlow优化)、Vertex AI(全托管ML)。
- 优势:TPU训练速度领先,集成BigQuery数据分析。
- 适用场景:大规模TPU训练、数据密集型项目。
3. Azure
- 特色:NDv4系列(AMD GPU)、Azure Machine Learning Studio(低代码)。
- 优势:与Windows生态无缝衔接,混合云支持强。
- 适用场景:企业级MLOps、混合云部署。
4. 阿里云
- 方案:GN6i(T4 GPU)+ PAI(平台化AI开发)。
- 优势:亚太区延迟低,性价比突出。
- 适用场景:国内业务、中小团队快速上线。
其他注意事项
- 网络性能:跨可用区传输需低延迟(如AWS Placement Group)。
- 安全合规:选择支持数据加密(如GCP Confidential Computing)的实例。
- 监控调试:内置工具(如CloudWatch、Stackdriver)优化模型性能。
最终建议
- 短期实验:使用Google Colab免费GPU或AWS免费层。
- 生产级训练:AWS P4实例(A100)或Google TPU,搭配对象存储。
- 预算有限:阿里云抢占式实例+OSS存储,成本降低60%以上。
核心原则:根据项目规模、框架需求和预算,优先选择专为AI优化的云服务,并充分利用弹性资源降低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