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:阿里云99元/月的个人用户ECS(如“经济型e实例”)通常不包含固定公网IP,但可通过临时分配或弹性公网IP(EIP)实现公网访问,需额外付费。
以下是详细说明:
1. 基础配置分析
- 阿里云99元套餐(如“经济型e实例”)主打低成本,默认不提供固定公网IP。
- 实例创建时,若未勾选“分配公网IPv4地址”,则仅具备私有网络(VPC)内网IP。
2. 临时公网IP选项
- 按量付费公网IP:部分套餐允许临时分配公网IP,但按流量或带宽计费,费用独立于99元基础价。
- 例如:选择“按使用流量”计费,需支付0.8元/GB左右的流量费。
- 带宽限制:临时IP通常限制1~5Mbps带宽,适合轻度使用。
3. 弹性公网IP(EIP)方案
- EIP可绑定ECS:用户可单独购买EIP(约14.4元/月/个),绑定到99元实例实现固定公网访问。
- 优势:IP可保留,解绑后不释放。
- 注意:EIP费用另计,且需支付配置费(按小时计)。
4. 无公网IP的替代方案
- 端口转发或内网穿透:通过NAT网关、frp等工具间接暴露服务,但需技术门槛。
- SLB负载均衡:适合多实例场景,但成本较高(约0.02元/小时起)。
5. 用户决策建议
- 短期测试:选择临时公网IP,按量付费控制成本。
- 长期需求:推荐购买EIP,稳定性更高,但总成本≈99元+14.4元/月。
- 无公网需求:直接使用内网,节省费用。
总结:阿里云99元ECS的公网IP非默认配置,需通过附加服务实现,用户应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临时IP或EIP方案。核心成本在于公网带宽或EIP的额外支出,需提前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