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先行:对于一般小公司网站,带宽选择1-5Mbps(独享)通常足够,具体需根据日均访问量、页面大小和业务类型调整。若为纯静态展示类网站,1-2Mbps即可;若含高频交互或少量音视频,建议3-5Mbps。
一、影响带宽选择的因素
网站类型与内容
- 静态展示型(如企业官网、产品介绍):页面简单,1-2Mbps可支持每秒约50-100次访问(假设单页面大小500KB)。
- 动态交互型(如表单提交、会员系统):需更高带宽(3-5Mbps),避免因数据处理延迟影响体验。
- 含音视频内容:需额外带宽,建议按视频码率计算(如1路720P直播约需2-4Mbps)。
日均访问量(PV/UV)
- 低流量(日PV<1万):1-2Mbps足够。
- 中等流量(日PV 1万-10万):3-5Mbps,并配合CDN提速。
- 高流量(日PV>10万):需10Mbps以上+负载均衡。
页面平均大小
- 优化后页面(<1MB):1Mbps带宽可支持约8人同时加载(1Mbps≈128KB/s)。
- 未优化页面(>3MB):需3Mbps以上,否则加载缓慢。
二、带宽不足的典型表现
- 用户端:页面加载超时、图片/视频卡顿。
- 服务器端:CPU/内存占用低但响应延迟,日志显示大量超时请求。
三、推荐配置方案
场景 | 建议带宽 | 补充措施 |
---|---|---|
初创企业静态官网 | 1-2Mbps | 开启Gzip压缩、浏览器缓存 |
电商/会员类网站 | 3-5Mbps | 使用CDN、数据库读写分离 |
含短视频的小型平台 | 5-10Mbps | 视频转码、分片加载 |
四、成本与性能平衡建议
- 优先选择按量付费:云服务商(如阿里云、腾讯云)支持突发带宽,适合流量波动大的场景。
- 监控与弹性扩展:安装监控工具(如Prometheus),流量峰值时自动扩容。
- 优化技术降带宽:
- 压缩资源:图片WebP格式、JS/CSS合并。
- 启用缓存:CDN提速静态资源,减少回源流量。
总结:小公司网站带宽应“按需选择+留有余量”,初期可先选2-3Mbps,后续根据实际访问数据调整。核心原则是保证用户访问流畅,而非盲目追求高带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