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:购买阿里云服务器时,建议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决定是否选购IPv4地址。
若业务需面向公网用户(如网站、API服务等),IPv4是必选项;若仅为内网测试或可通过其他方式(如NAT、IPv6)替代,则可不选。
核心考虑因素
-
业务场景需求
- 面向公网服务:如官网、电商、APP后端等,必须配置公网IPv4,否则用户无法直接访问。
- 纯内网或测试环境:如数据库、内部管理系统,可通过私有IP+VPC内网通信,无需额外购买IPv4。
-
IPv4的稀缺性与成本
- IPv4地址资源紧张,阿里云可能单独收费(如按量计费约0.04元/小时)。
- 替代方案:
- 使用IPv6(免费,但需用户端支持)。
- 通过弹性公网IP(EIP)或NAT网关共享IP,降低成本。
-
技术兼容性
- 部分老旧系统或第三方服务(如某些CDN、防火墙)可能仅支持IPv4,需提前确认。
推荐决策路径
-
必须选IPv4的情况:
- 业务依赖公网访问且用户端无IPv6支持能力。
- 需直接暴露服务端口(如HTTP/HTTPS)。
- 关键提示:长期运行的业务建议绑定弹性公网IP(EIP),避免实例释放后IP变更。
-
可不选IPv4的情况:
- 仅内网通信(如K8s集群节点、数据库)。
- 通过SLB(负载均衡)或NAT网关间接暴露服务。
- 已全面适配IPv6且用户端兼容。
总结
IPv4仍是当前公网服务的“刚需”,但通过合理架构设计(如NAT+私有网络)可减少依赖。建议评估业务类型、成本及未来扩展性后选择,优先利用阿里云的弹性网络方案(如EIP、共享带宽包)优化资源分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