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人考试系统放阿里云1核2G数据库可行性分析
结论先行
短期低并发场景勉强可行,但存在明显风险,不建议长期使用。1核2G配置的阿里云数据库在500人考试系统中可能面临性能瓶颈,尤其在并发提交、实时统计等场景下容易超载。推荐至少升级至2核4G配置,或通过架构优化分散压力。
关键评估因素
1. 考试系统的典型负载特征
- 并发峰值:考试系统压力集中在开始/结束时段(如同时登录、提交答案)。
- 读写比例:通常为高频读取(题目加载) + 突发写入(答案提交)。
- 数据量:单场考试数据量较小(如每题几KB),但需考虑历史数据积累。
2. 1核2G数据库的极限能力
- 理论性能:
- QPS(查询/秒):约500~1000(简单查询),复杂查询可能降至100以下。
- 连接数:默认约150~300,需调整参数避免耗尽。
- 实际瓶颈:
- CPU:单核处理高并发请求时易达100%占用,导致响应延迟。
- 内存:2G可能不足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,引发磁盘I/O瓶颈。
风险与解决方案
高风险场景
- 并发提交答案:500人同时提交可能导致数据库短时过载,出现超时或丢包。
- 实时排名/统计:复杂SQL查询(如计算平均分)可能阻塞其他操作。
优化建议(若必须使用1核2G)
- 架构层面:
- 引入缓存:用Redis缓存题目、静态数据,减少数据库查询。
- 异步写入:答案提交先写入消息队列(如RabbitMQ),再批量入库。
- 数据库层面:
- 分库分表:按考试场次拆分数据,避免单表过大。
- 索引优化:为高频查询字段(如
user_id
、exam_id
)添加索引。
推荐配置
场景 | 最低配置 | 推荐配置 |
---|---|---|
低并发(<50人同时操作) | 1核2G | 2核4G |
高并发(200~500人) | 2核4G | 4核8G+读写分离 |
总结
1核2G数据库在500人考试系统中属于“临界值”配置,需通过技术手段规避风险。若预算允许,优先升级至2核4G以上,并结合缓存、异步处理等方案提升稳定性。长期来看,高并发系统应选择弹性扩展的云数据库服务(如阿里云RDS PostgreSQL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