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: 对于小公司开发APP,阿里云服务器推荐选择2核4G配置(突发性能实例t5或共享计算型n4),搭配1-2Mbps带宽和40-100GB云盘,初期成本可控且能满足测试/轻量级生产需求。若用户量增长,可随时升级配置。
一、核心配置建议
-
CPU与内存
- 基础场景(用户量<1000/日):
- 2核CPU + 4GB内存(如共享型n4或突发性能t5)
- 适合MVP版本、功能测试或小型团队内部使用。
- 突发性能实例t5性价比高,但需注意CPU积分消耗。
- 高并发或复杂业务:
- 4核8G(如计算型c6)
- 适用于实时交互、高频数据处理等场景。
- 基础场景(用户量<1000/日):
-
带宽选择
- 1-2Mbps:满足图文类APP初期需求(约支持50-100人同时在线)。
- 按量付费:若流量波动大,可开启按量付费避免浪费。
- CDN提速:静态资源(如图片、JS)建议通过CDN分发,降低服务器压力。
-
存储与数据库
- 系统盘:40-100GB高效云盘(根据APP安装包及日志大小调整)。
- 数据库:
- 用户量少时可用云服务器自建MySQL(1-2核+2G内存)。
- 推荐阿里云RDS:基础版(1核1G)起步,自动备份更安全。
二、其他关键因素
- 地域节点:选择离目标用户最近的机房(如国内用户选华东1/华北2)。
- 安全组设置:仅开放必要端口(如HTTP 80/443,SSH 22)。
- 镜像系统:CentOS 7.x或Ubuntu 20.04 LTS(稳定性高,社区支持好)。
三、成本优化技巧
- 弹性伸缩:搭配SLB和自动伸缩组,应对流量高峰。
- 抢占式实例:测试阶段可用(价格低至1折),但可能被回收。
- 新用户优惠:首购享折扣,建议选择1-3年套餐降低长期成本。
四、升级时机判断
- 监控指标:CPU持续>70%、内存占用>80%时需扩容。
- 用户反馈:若出现卡顿、延迟,优先检查带宽和数据库性能。
总结:小公司初期以够用+可扩展为原则,避免过度配置。阿里云支持随时升降配,重点优先保障核心服务的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