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:当前我国企业主要使用CentOS 7和CentOS 8(包括Stream版),但受CentOS停更影响,部分企业正逐步迁移至替代系统(如RHEL、Rocky Linux等)。
以下是详细分析:
1. 主流使用版本
CentOS 7
- 仍占较高比例:作为长期支持版本(EOL截止2024年6月30日),其稳定性和广泛兼容性使其成为企业首选,尤其传统行业和保守型业务场景。
- 风险提示:官方停止维护后,安全漏洞将无法及时修复,需尽快制定迁移计划。
CentOS 8及Stream版
- 短期过渡选择:部分企业因历史项目依赖或快速部署需求仍在使用,但Stream版的滚动更新模式(介于Fedora和RHEL之间)稳定性存疑,不适合生产环境。
2. 版本选择背后的驱动因素
- 稳定性优先:X_X、X_X等领域倾向CentOS 7,因其经过长期验证。
- 政策影响:CentOS停更公告(2020年)迫使企业重新评估技术路线,部分选择付费订阅RHEL。
- 替代生态崛起:Rocky Linux、AlmaLinux等开源替代品吸引注重免费和社区支持的企业。
3. 迁移趋势与挑战
替代方案优先级:
- RHEL(需付费):适合预算充足、需官方支持的企业。
- Rocky Linux/AlmaLinux:直接兼容CentOS,迁移成本低,社区活跃。
- 国产系统:如OpenEuler,受政策推动,但生态适配仍需时间。
关键挑战:
- 兼容性测试:旧应用需重新验证,尤其是定制化内核模块。
- 人员培训:新系统操作差异可能增加运维成本。
4. 企业行动建议
- 立即行动:CentOS 7用户应在2024年EOL前完成迁移。
- 评估需求:根据业务关键性选择RHEL(稳定支持)或开源替代品(成本优先)。
- 关注国产化:涉及信创项目需提前布局OpenEuler等系统适配。
核心观点:我国企业需尽快摆脱对CentOS的依赖,迁移至可持续维护的系统,避免因停更导致的安全与合规风险。